|
|
主持人: 大家上午好!春暖花开,万象更新,今天我们相约在江浦街道,召开浦口区大联勤工作新闻发布会,欢迎大家莅临参加!请允许我首先介绍一下参加本次新闻发布会的有关部门:区委办、政府办、政法委、宣传部、信息中心、公安分局、城管局、市场监督管理局、江浦街道分管领导。 参加本次新闻发布会的媒体单位有:中国新闻社、新华日报、南京日报、扬子晚报、现代快报、南京晨报、金陵晚报、南京电视台、南京电台、新华网、交汇点、紫金山、龙虎网、南报网、西祠网等多家中央、省、市主流媒体和新媒体以及南京魅力江北、南京江北生活圈等本地自媒体大V。首先对大家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 本次新闻发布会是我区例行新闻发布会第二场,主题是大联勤工作。为何选择这个主题进行发布?大联勤是我区独创的社会治理机制。近年来,随着浦口区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人口结构、社会结构、城乡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社会主体思想活跃、需求多样、诉求多元、社会治理问题复杂多样、矛盾集中凸显,呈现出人们的收入逐年提升,幸福感却越来越低;文化程度越来越高,文明素质却越来越低;公共投入越来越多,对政府的认同感却越来越少等多方面现象。在此背景下,浦口区委区政府超前谋划,大胆创新,探索建立了区、街道、社区(村)三级联动工作平台和区街两级联勤指挥工作体系,使“条”上管理主体和社会相关资源在“块”上有效融合,推动社会治理重心下沉,小到车辆违停、占道经营,大到环境整治、食卫安全、拆违治乱、治安防控,各类社会问题,都被大联勤一“网”打尽。 大联勤实施以来的成果如何?自2013年我区开始试点推进社会治理“大联勤”工作以来已经整整五年,这五年来,共处置各类问题工单86.7万多起,2017年刑事案件下降12.7%,群众安全感达97%,城市环境面貌显著改善、群众满意率和幸福感稳步提升,逐渐形成“群防群治,联勤联动,自助互助,共建共享”社会治理新常态。我区大联勤工作经验也得到了社会各方的充分认可,先后荣获江苏省依法行政示范项目、南京市社会治理创新典型案例奖项,尤其是2017年,《人民日报》以“大联勤推动社会治理大变样”为题刊文介绍了我区大联勤做法,并于年底作为全省社会治理联勤工作规范发布,2018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本标准是我省乃至全国第一个针对社会治理联勤工作制定的地方标准,具有开创性和前瞻性。 今天的新闻发布会有哪些亮点?一是两个结合。点面结合、理论和实践结合。既有大联勤牵头单位对大联勤总体面上情况的介绍,又有对大联勤成为全省社会治理标准以及街道层面大联勤工作开展相关具体点上情况的介绍;既有理论层面的经验总结,又有现场演练的具体实践。二是各界参与。今天的新闻发布会除了邀请各位媒体朋友参加,我们还邀请了网格员代表和幸福观察员代表两支队伍参加,体现了我们例行新闻发布的基层导向、群众导向。今后,我们将常态化邀请群众代表、基层代表加入我们例行新闻发布会,搭建社情民意、媒体诉求和政府决策的沟通桥梁,更好推动我区各项工作科学化、规范化。下面进入到正式发布环节,今天发布会共有五项议程,首先有请区委政法委副书记吴兴枝通报全区大联勤工作情况。
吴兴枝: 近年来,浦口区积极探索构建社会治理“大联勤”工作模式,按照“联勤联动、群防群治、自助互助、共建共享”的理念,围绕“问题发现”和“群众参与”两大核心,坚持以网格化服务为基础,运用信息化系统,统筹调度职能部门,广泛引导社会力量参与,通过联合指挥、联勤巡防、联动处置,促进各类社会问题的早识别早预防、早发现早处理。2017年4月19日,《人民日报》以“大联勤推动社会治理大变样”为题刊文介绍了我区大联勤做法,大联勤工作先后荣获江苏省依法行政示范项目、南京市社会治理创新典型案例奖项,省内外60余家单位慕名来我区考察学习。 一、整合条块资源,密织一张联勤网。 通过搭建“三级平台+网格”的四级网络,将各个部门和街道“联合”起来,形成上下联动、权责分明的社会治理新格局。一方面强化顶层设计,由区、街道、社区三级党政主要领导担任“大联勤”工作一把手,直接对本级平台负责;另一方面下沉治理重心,按照按人口分布(300-500户或1000人左右为基本单元)和区域重点将全区共划分为456个网格,配备了2194名专兼职网格人员,实行网格精细化服务管理。 二、建立两级响应机制,联勤联动处置问题。 我区大联勤采用“一级为主,二级兜底”的问题处置两级响应模式,对社会风险和矛盾问题及早干预,快速处置,最大限度满足群众诉求。一级响应模式由街道联勤指挥分中心调度相关部门执行处置,对一级响应模式无法解决的问题,及时启动二级响应模式,由区联勤指挥中心指挥调度参勤单位开展联合执法,确保实现80%的问题由街道一级响应模式处置,20%问题由区级响应“全兜底”。 三、应用信息技术,搭建智能化数据平台。 强化信息技术支撑,探索建立“一库两平台”,为网格员配备联勤通,将区、街道、社区、网格四个层面串联起来,提高联勤联动工作效率。一是自主开发了“大联勤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将全区各类社会治理事务纳入联勤管理系统;二是建立区、街联勤指挥(分)平台,为问题快速发现和及时解决提供支持;三是建立社会治理数据库,加强部门间数据共建共享,推动大数据分析应用,对相关风险事项进行预测预警,提高及时发现干预的主动性。截至目前,已完成33家部门167类总计970万余条数据资源入库。 四、引导群众参与,促进共建共治共享。 一方面,开发推广大联勤手机客户端,便于广大群众发现上报社会治理问题,积极引导群众参与共治,解决“群众看得见管不了、部门管得了看不见”的问题。通过客户端“事件上报”模块,接受群众对各类问题的反映曝光,为各职能部门及时干预、及早处置提供线索,并采用积分奖励措施,激发群众参与的积极性,努力实现群防群治、共建共享的良性互动。目前手机客户端已吸纳用户25.7万多,群众通过APP上报各类社会治理问题1.4万多起。另一方面,结合实际,探索建立了巡夜制度,吸纳有劳动能力的困难党员、精准帮扶等低收入对象以及乡贤、楼栋长、志愿者、物业保安、积极分子等,组建“联勤巡夜队”,加强网格巡防,推动社会治理多元主体参与。 五、下沉治理重心,完善网格服务体系。 实施党旗插在网格上,每个网格都建立党组织,充分发挥党组织领导核心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以党建引领网格化治理。开展网格日常巡查“五必访”(困难群众、帮扶对象、重点对象、流动人口、单位工地),“五掌握”(居民家庭基本信息、社情民意、关注人群、安全隐患、矛盾纠纷),“五帮助”(低保对象、孤寡老人、残疾人、特困家庭、军烈属家庭)专项活动,提高网格巡查的针对性、有效性。明确14类84项网格巡查事项,开发应用网格智能巡更系统,将各类城市部件、公共服务、关注人群、自然资源等信息要素集聚在网络平台,重点网格要素标注派发至网格员联勤通上,实现网格要素、卫星定位、巡查人员的无缝对接,让网格巡查变被动发现为主动关注,促进网格巡查责任落实。 我区创新开展大联勤网格化治理工作以来,共处置各类问题工单86.7万多起,2017年刑事案件下降12.7%,群众安全感达97%,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一是实现了从“处置问题”向“发现问题”转变,改善了城市环境。通过网格化巡查,对社会治理问题的发现更加及时;通过两级响应机制,对社会治理问题的早期干预和处置更加有效,有效地维护了社会稳定;二是实现了从“事后执法”向“前端管理”转变,促进了社会和谐。通过资源整合、力量配合,促进了管理重心下沉、关口前移,提高了快速反应和处理能力,增强执法效果,维护了广大群众良好的生活环境;三是实现了从“应急处置”向“常态治理”转变,形成了社会治理新常态。大联勤机制的实施,全区两千多名专兼职网格员深入网格,及时发现问题,收集群众意见,打牢了防范和化解各类社会治理问题的基础,形成了“联勤联动、群防群治、自助互助、共建共享”社会治理新常态。
主持人: 接下来请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副局长马宏斌通报大联勤入驻全国标准信息平台,成为全省社会治理标准的相关情况。 马宏斌: 江苏省省级地方标准《社会治理联勤工作规范》(DB32/T 3335-2017)报经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备案,已于2017年12月1日由江苏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于2018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本标准是我省乃至全国第一个针对社会治理联勤工作制定的地方标准,具有开创性和前瞻性。为贯彻执行标准,经研究,浦口区政府决定召开宣传贯彻标准新闻发布会。下面,我就此项标准的有关情况作简要介绍。 一、标准制定过程 2016年7月,中共南京市浦口区委政法委员会牵头成立了标准编制的预研小组,浦口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作为地方标准的主管部门,积极协调指导标准制定工作,开展了社会治理联勤联动工作规范地方标准制定的预研究,编纂了《社会治理联勤地方标准制定建议书》。 标准编制预研小组多次进行会议研讨和电话、邮件交流等,并依据省质监局关于地方标准制定的有关文件要求,拟定了社会治理联勤地方标准立项的选题,开展了地方标准的申报工作。根据《关于下达2016年度增补江苏省地方标准项目和团体标准试点项目的通知》(苏质监标发〔2016〕120号)、《社会治理联勤工作规范》成功立项为江苏省地方标准。 主要起草单位中共南京市浦口区委政法委员会、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南京市浦口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成立正式的标准编制组,开展了标准编制启动会,确定了标准制定总体技术路线、标准制定实施方案和标准项目组的工作人员,并制定了工作进度计划。起草单位历时15个月,经过多方多地调研、充分征求意见、反复修改文本、制作标准初稿、邀请专家评审、最终定稿报批等一系列工作,于2017年10月20日至11月28日,由省质监局进行拟发布公示。随后正式发布实施。 二、社会治理标准化工作的意义 近年来,浦口区在社会治理标准化的探索和实践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作为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手段,标准化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是标准的规范作用。浦口区从2013年开始,就开展了“大联勤”试点工作,社会治理行为得到进一步规范,群众的满意度有了大幅度提升。浦口区政法委将试点取得的经验进行总结,制定了《社会治理联勤工作规范》江苏省地方标准,以便在全省推广。 二是标准的指导作用。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浦口区的人口结构、社会结构、城乡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浦口区社会治理“大联勤”体系正是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标准的制定,为浦口区社会治理提供了强有力的指导,彻底打破条块分割的局面,让执法资源沉底到边,让社会问题防患未然。 三是标准的协调作用。很多社会治理问题的责任在“块”上,也就是街道,而执法却在“条”上,也就是部门。“条”“块”协作缺乏明确、规范、有效的协调机制。制定标准就是通过标准的四是标准的支撑作用。南京浦口区2013年在江浦、沿江两个街道开展“大联勤”试点,并于2015年底在区内全面推广。经过5年的实施,于2017年底发布社会治理标准。该项标准实施后,可为江苏省社会治理联勤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也弥补了江苏省缺乏社会治理联勤工作相关标准的不足。
主持人: 现在请江浦街道党工委政法委员、办事处副主任吕昕通报街道大联勤工作情况。 吕昕: 浦口区就是要通过标准的手段,确保联勤工作能有效实施,形成有效的管理体系,促进“大联勤”这种新型的社会治理模式得到有序推广。 为加强和创新街道社会治理体系建设,推进社会治理重心和执法力量向社区和网格下移,提高社会治理社会化、法制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江浦街道突出全要素网格建设、综合行政检查执法改革、楼栋长队伍建设等方面,全面做实联勤网格管理,提升社会治理“大联勤”工作实效,现将相关推进情况通报如下: 一、推进建立“全要素网格”,实现社会治理“一网掌控”。 一是网格划分“标准化”。结合辖区网格要素和管理内容实际,将社区划分成核心区(新河、人民桥、烈士塔、求雨山、同心、白马、八里、珠江、团结、巩固社区等10个社区)和外围区(新合、华光、老虎桥、西江口、高旺社区等5个社区),在构建综合网格和专属网格的标准管理体系基础上,进一步优化辖区网格管理工作水平。目前全街共划分网格223个,其中190个综合网格、33个专属网格。 二是人员管理“规范化”。按照“服务为先、一人一格、综合履责”的标准,强化网格员“定格、定人、定责”,构建网格员队员管理“专职化、联动化”管理体系。采取下沉街道城管、联勤力量和社工转入的方式,明确每个综合网格配齐1名专职网格员;结合楼栋长选聘,明确每个网格配备4-6名兼职网格员;专属网格由该单位1名治安分管领导或职能部门负责人担任。所有网格均确定1名网格长,从现有共产党员身份和责任心强的社工中择优转入。 三是要素采集“精准化”。结合现有“一长四员”工作职责,构建“4567”全要素网格管理清单。“4”是网格员四大职能,网格事务“及时处置”。明确政策法规宣传员、社会管理信息员、帮困解难服务员、矛盾纠纷调解员等网格员“四员”职责;“5”是网格员五大任务,网格事项“全程跟踪”。明确入户走访、信息采集、现场处置、发现上报、代办服务等网格员“五类”任务;“6”是网格员六大要素,明确信息采集维护、全天联勤巡防、安全隐患排查、矛盾纠纷化解、民意搜集调查、为民代办服务等网格员“六项”工作;“7”是网格员七大内容,网格巡查“精准高效”。明确城市管理、民生服务、公共安全、环保巡查、平安法治、群众工作、基层党建等网格员“七类”要点。今年以来,全街已完成要素采集57301件,街道联勤工单有效立案数16169件,处置16013,处置率99.03%。 二、依托综合行政检查执法改革,提升指挥联动性。 一是整合执法力量,打造行政检查“一支队”。按市、区级文件精神,组建街道综合行政检查执法大队,整合街道现有资源,将区城管局、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区环保局、区房产办、区交运局、区教育局、区卫生局、区文广局等8个部门派驻执法力量统筹纳入街道执法大队,明确其全力配合支持街道综合行政检查执法开展。 二是明确工作职责,制定检查清单“一张纸”。对区级部门下放行政检查执法权力事项进行承接,街道建立行政检查事项“一张纸清单”,组织实施区域内15个领域的共1448项行政执法工作;社区负责网格巡查和“一张纸”清单涉及的部分行政检查。今年以来,综合行政检查执法大队联合多部门共联动处置案238件,涉及违法建设、油烟扰民、噪音扰民、教育卫生、安全隐患、食品安全、规范经营秩序等问题,有效化解城市治理各项疑难杂症。 三是完善保障机制,强化执法培训“一条龙”。制定《江浦街道综合行政检查执法管理细则》,实行行政检查、行政处罚、行政强制的告知制度,增强执法透明度,促进执法公开、公正。同时,加强对执法人员的法制与业务培训,切实提高执法队伍整体素质和执法水平。在综合执法队员上岗后,按照“战训合一”的机制,街道配合区级相关部门对执法队员开展城市管理、综合执法等方面常用的法律知识培训,提高队员综合业务素质和执法水平。 三、全力做好社区网格楼栋长建设,提升群众参与度。 一是摸清工作底数。全街15家社区共有成型商品房小区50个、安置房小区13个,零散片区48处,涉及居民66308户,结合社区网格管理实际,按每100户左右配备一名楼栋长标准,共拟配备楼栋长677名,全年安排保障金额约500万元。 二是突出宣传引导。通过发挥街道、社区、网格三级微信群和街道、社区微信公众号信息互动优势,在线发布街道楼栋长招募工作通知,宣传普及相关招募条件和工作职责。同时,将网格作为宣传的主阵地,注重面对面宣传,要求试点社区在小区张贴招募启事后,强化网格员在网格巡查和采集信息时,采取入户宣传引导、发放一封信等形式,广泛引导群众知晓和参与楼栋长工作。 三是加快推进落实。根据《浦口区关于加强社区楼栋长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文件要求,街道定期召开楼栋长工作推进会,全面启动楼栋长招募工作。目前试点工作范围已从烈士塔、人民桥、求雨山、新河、团结等5家社区延伸至全街15家社区,目前各社区楼栋长招募工作均在稳步推进,辖区群众参与联勤网格管理工作热情高涨,各社区也将加大人员筛选和审核力度,确保楼栋长工作有序推进。 四是落实跟踪指导。考虑到楼栋长队伍建设既是网格末端发现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街道综合执法改革网格巡查力量的有效补充,因此,街道联勤办作为楼栋长管理的业务主管科室,已完善制定了《江浦街道关于加强社区楼栋长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江浦街道楼栋长管理考核办法》《江浦街道楼栋长招募公告》等相关文件,并指导社区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征集报名、资格审核、面试公示、岗前培训等工作,确保5月初正式上岗开展工作。 |